秋風起,秋意濃。梯田染上燦爛金黃,九仙山上楓葉漸紅,桂花暗香正盛,秋茶口口韻醇,枝頭碩果累累……泉州的秋天,秋色可觀、秋香可聞、秋味可品、秋果可摘,是一場全方位的感官盛宴。不妨帶上敏銳的感官,跟隨這份秋日漫游指南,一同開啟沉浸式賞秋巡游吧。

眼下,泉州中心市區大坪山云谷寺附近,欒樹已經開花結果,金黃色的花朵和紅褐色的果實在枝頭斗艷,將樹林渲染得如夢如幻。 (陳起拓 攝)

秋日,泉州中心市區豐海路濱海公園的花海在海風的吹拂下搖曳著,形成一幅色調明快的水彩畫。 (陳曉東 攝)
眼觀秋色 盡覽金稻紅楓與銀杏

近日,德化縣龍門灘鎮霞碧村的梯田迎來水稻豐收季。金色梯田與青綠山林、古樸村莊相映成趣,宛如天然調色板。(陳小陽 許華森 許永源 攝)
近日,德化縣雷峰鎮李溪村的數百畝梯田褪去青綠、換上“金裝”,迎來一年之中最動人的豐收季。秋風掠過,目之所及盡是秋色,金黃的稻浪與古樸村落、蒼翠山林共同構成一幅生動的鄉村畫卷。這片依山開墾的梯田不僅是當地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更成為泉州秋季特色生態旅游的一張“金色”名片。
藏于山間的李溪梯田,據說始于宋元時期,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辛勤勞作留下的大地詩篇,層層疊疊的田塊錯落有致地分布,最大垂直落差約達500米。眼下正值稻谷成熟期,飽滿的稻穗隨風搖曳,在梯田間掀起層層金浪。村民們正利用晴好天氣搶收稻谷,田間地頭隨處可見彎腰收割、脫粒歸倉的忙碌景象。
“我們從云龍谷自駕過來約15分鐘,沿著彎彎山路往上開,眼前突然出現整片金色梯田,就像巨人為大山鋪就的金色階梯,太震撼了。”游客蘇珊在社交平臺上分享道。她表示,國慶期間這里滿山金浪,蔚為壯觀,還能驚喜地撞見農夫與耕牛協同勞作的農耕場景。漫步田埂間,仿佛行走于立體畫卷中,每一眼都是視覺的盛宴。

秋季,德化九仙山的楓葉悄悄染上紅色。 (泉州晚報資料圖)
同樣染上斑斕秋色,成為秋季熱門打卡地的,還有德化九仙山景區。步入九仙山,不同于夏日的滿眼蒼翠,此時樹木枝葉正由綠轉黃,經秋日暖陽浸染,焙成了深淺不一的橘紅色。景區內的楓葉林也在悄然“換裝”,逐漸飄紅,與金黃、翠綠交織,如同被打翻的調色盤,為群山披上絢麗霞衣。
登高行走于九仙山,游客不僅能在層林盡染中感受秋意,沉醉于這份獨有的浪漫,還可以在云山霧海中用眼睛捕捉更多的色彩。清晨登上金頂,可靜候霞光刺破云海,看紅日噴薄而出;日間漫步山間,能以翻涌的云霧為幕布,定格秋日限定的仙境大片。不妨以賞楓與觀云海之名,約上三五好友同游于此,卸下平日的疲憊,在秋日里做半日閑人。
待到11月,最美的景色要數深藏于德化楊梅鄉的古銀杏樹群。這里是泉州市唯一的古銀杏群,27株樹齡逾五百年的古銀杏樹挺立山間,每逢深秋,銀杏葉由綠轉黃,燦若鎏金,落葉鋪成金色地毯,時光仿佛在此放緩腳步。這片銀杏秘境成了攝影愛好者爭相捕捉的秋日大片取景地,更成為向往鄉野生活的都市人尋覓寧靜的打卡地。
鼻觸秋香 尋訪“華東桂花第一村”
秋風送爽,暗香浮動。在安溪縣虎邱鎮芳亭村,上萬株桂花正悄然綻放,枝頭上掛滿金色小花,為泉州的秋日添上一縷纏綿的香氣。作為享有“華東桂花第一村”之美譽的村落,這里桂花種植歷史悠久,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植桂花,石縫邊、山坡上、田野間、農家院落前,處處可見桂花樹的身影。大大小小的桂花樹多達上萬棵,全村擁有百年以上古桂168株,高齡桂花樹達4000棵。丹桂、金桂、云桂等多個品種競相吐芳,構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香氛王國”。

安溪縣虎邱鎮芳亭村,花農們正忙著打收桂花。(張九強 攝)
每逢秋季桂花的盛花期,芳亭村都會迎來一年一度的盛事——桂花節,上演最具特色的“打桂花”活動。這是一種傳統的桂花采收方式,村民們通過手持竹竿輕敲樹干,讓桂花完整落下。霎時間,金色小花如細雨紛飛、簌簌落下,空氣中的香氣在這一刻迸發到極致。打下的桂花經過細心篩選,被村民們巧手制成各式美食:松軟的桂花糕、醇厚的桂花茶、清甜的桂花蜜,還有桂花露、桂花酒等,留住了秋天的馥郁,也讓尋常的日子染上了桂花的香氣。
不止于聞香賞花,芳亭村更將桂花文化融入游賞體驗的方方面面。近年來,當地依托百年桂花谷進行主題開發,精心打造了“桂宮尋夢”“花果秋韻”“香林花語”等創意文化景觀,建成集體驗、觀光、科普功能于一體的特色旅游目的地。游客至此,可漫步于桂花谷中,盡情沾染一身芬芳;在村民的指導下親手體驗“打桂花”,在落英繽紛間感受傳統農事的樂趣;還能品嘗現場制作的桂花茶、桂花糕等時令美食;走進桂花文化展區,探尋當地桂花種植歷史、桂花品種與文化寓意……在這陣陣秋香中,完成一場由鼻翼牽動的沉浸式“桂香之旅”。
舌探秋味 品一盞鐵觀音的秋日醇香
“透早一杯茶,贏過百醫家”“寧可百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在閩南,飲茶是流淌在血脈中的生活習慣,而一杯安溪鐵觀音秋茶,更是無數茶客心中的“季節限定”。
寒露前后,安溪的群山間迎來了鐵觀音秋茶采摘的黃金季。“春水秋香”這一美譽,在此時體現得淋漓盡致。由于秋季天高氣爽,晝夜溫差適宜,茶葉在生長和制作過程中得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芳香物質,這也使得秋茶成為一年中品質最佳、最易出好茶的時節。

10月秋茶季,安溪祥華茶山綠意盎然,生機勃勃。(李雅真 攝)
在祥華鄉佛耳山下的生態茶園,頭戴斗笠的茶農們正忙碌地采摘。他們的指尖在茶樹枝葉間熟練地翻飛,將飽含秋意的“一芽三葉”輕輕收入竹簍。從鮮葉到成品,每一泡鐵觀音都需歷經曬青、搖青、殺青、揉捻等十余道工序,凝聚著代代茶人的匠心傳承。
沖泡開的秋茶,茶湯淺黃透亮,蘭花香與果香等香氣撲面而來。輕啜一口,鮮爽醇厚的茶湯在唇齒間流轉,回甘綿長,恰是滋潤秋燥的絕佳滋味。
如今,這口秋茶更延伸出豐富的茶旅體驗。國慶期間,城廂鎮大寶峰茶莊園迎來不少游客,他們挎上茶簍、戴上斗笠,在師傅指導下體驗采茶。“第一次親手采茶,才知道手工采摘對茶葉品質有多重要!”“采茶的快樂要試了才知道”……不少游客感嘆道。制茶體驗區同樣人氣高漲,搖青、揉捻等工序吸引眾人駐足,不少游客親手參與,感受茶葉在指尖的奇妙變化。

小朋友在安溪縣龍涓鎮錢塘村體驗曬青 (王世陽 攝)
若想深度感受茶韻,還可前往蘆田鎮云嶺茶莊園、虎邱鎮裕園七星莊等地。千畝茶園間,游客不僅能學習非遺制茶技藝,還可入住茶山民宿,推窗見茶海,枕著茶香入眠。此外,感德、祥華、龍涓等鄉鎮的茶葉集市熱鬧非凡,茶商茶客圍坐品評,議價聲與茶香交織,勾勒出濃厚的茶文化圖景。無論你是想親身體驗茶事樂趣,還是單純品味一杯地道秋茶,安溪的茶園都能讓你在舌尖與心間,留存一份難忘的秋日醇香記憶。
指摘秋果 感受親手采擷的野趣

2025年永春縣“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中,琳瑯秋果惹人饞。(泉州晚報資料圖)
金秋十月,碩果盈枝。泉州多地的果園迎來豐收時節,柚子、芭樂、果凍橙等時令水果綴滿枝頭,為市民游客帶來親手采摘、即摘即食的田園樂趣。
南安市樂峰鎮世金家庭農場內,千株蜜柚樹枝頭掛滿沉甸甸的蜜柚,點綴在綠林山間,靜待游客前來品嘗采摘。這些從漳州平和引進、有著十余年樹齡的紅心柚與三紅柚,正迎來最佳賞味期。三紅柚果皮、果囊、果肉皆呈鮮艷紅色,咬下一口脆爽清甜;紅心柚則以豐沛汁水與蜜潤口感俘獲味蕾。為方便游客體驗,農場開放了自由采摘,采摘期從9月持續到11月。游客體驗時只需撥開枝葉,看準成熟的果實輕輕剪下即可。“10月來摘最好,此時蜜柚更甜、更紅,水分更多。”果農潘世金介紹。

在泉港區涂嶺鎮的生態果園內,蓮霧果樹迎來采摘季。(洪坤澤 陳曉東 攝)
走進安溪縣魁斗鎮大嶺村盛峰家庭農場,近百畝果園一片生機盎然,圓潤飽滿的芭樂令人垂涎。不少游客慕名而來體驗采摘樂趣,不少來自廣東、上海的客戶也提前預訂。泉港區涂嶺鎮綠笛山莊同樣是一處采摘勝地。果園負責人吳先生告訴記者,當前果凍橙、釋迦果正值采摘期,紅心柚、火龍果、百香果也頗受歡迎,吸引著泉港周邊鄉鎮及泉州中心市區的游客前來體驗。

曬柿餅成為泉州一些鄉鎮的甜蜜秋景(泉州晚報資料圖)
下周就迎來霜降。霜降過后,與柿子有關的“曬秋”場景更是不容錯過。每年此時,南安、安溪、永春一些鄉鎮,村民們忙著采摘柿子,院場、屋頂、陽臺被黃澄澄的柿子填滿,一排排晾曬的柿餅在陽光下泛著誘人光澤,成了秋日里一道搶眼的風景。指尖輕捏軟糯的柿餅放入口中,醇厚香甜在齒間散開,這是專屬于秋天的甜蜜饋贈。
在泉州的果園里,每一次伸手采摘,都是與秋天的親密對話;每一口新鮮果實,都是大自然最質樸的秋日獻禮。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