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6日中午12時
為期4個半月的伏季休漁結束
東海全!面!開!漁!
新一輪海鮮即將“游”上飯桌
隨之而來的是
東海水域30000余艘漁船集中作業
商漁船碰撞事故風險增大
@所有船長
這份“避碰”寶藏攻略請收好!

近年來
商漁船碰撞導致的安全事故
時有發生
案例1
2024年4月3日0時15分左右,巴拿馬籍集裝箱船SITC DANANG輪與漁船“粵南澳漁36062”在距離三亞港西部約60海里處發生碰撞,碰撞造成漁船沉沒,漁船上8人遇難。

案例2
2023年9月23日10時52分左右,舟山錦海順海運有限公司所屬中國籍散貨船“錦海順1”輪在渤海海峽老鐵山水道定線制通航分道內與丹東籍鋼質漁船“遼丹漁23632”輪發生碰撞,事故造成“遼丹漁23632”輪沉沒,船上8名船員1人死亡、7人失蹤。

案例3
2022年12月22日,中國香港籍散貨船“金旺嶺(M/V JIN WANG LING)”輪與“魯日山漁61027”在石島東南海域處發生碰撞,11人死亡失蹤。事故調查報告認定,兩船在能見度良好的天氣條件下,未對當時的局面做出充分的判斷并及早采取有效的避讓措施是碰撞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魯日山漁61027”輪超過《國內海洋漁船安全證書》核定乘員數量配備船員,是造成事故損失擴大的直接原因。

筑牢安全防線
防范事故發生
這些安全知識
一定要了解
商船
1.熟悉漁區作業區域和漁船作業特點。商船應熟悉休漁期的開始時間與結束時間,針對漁區和漁船的特點,采取相應的對策,應當盡可能了解漁汛潮汐、潮流的情況和漁船捕魚的方式,掌握漁船捕魚的交通流向。
2.科學制定計劃航線。在進入漁區航行時,應通過公司、代理提前了解漁船作業情況,科學制定計劃航線,提醒值班駕駛人員加強關注,及早制定避讓方案,避免發生碰撞事故。
3.加強瞭望。在夜間和能見度不良時,要充分利用雷達、AIS、電子海圖等一切手段加強瞭望,充分評估本船雷達對漁船等小型物標的探測能力,避免錯誤判斷局面。
4.保持安全航速。注意使用安全航速航行,對漁船盡可能采取早讓、寬讓,嚴格遵守“早、大、寬、清”的避碰規則要求。
5.航運公司要切實履行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加強對所屬船舶動態和船員配備情況的監控和管理,確保船舶適航、船員適任;強化對所屬船舶船員航行安全技能的培訓力度,確保所屬船舶駕駛人員嚴格遵守《1972年國際海上避碰規則》。
漁船
1.合理安排作業水域。漁船應嚴格按照捕撈許可水域和時間開展作業,避開沿海通航密集區和商船習慣航路。
2.保持連續、正規瞭望。漁船在出海航行、作業期間,特別是夜間航行、錨泊期間應保證駕駛臺始終有適任船員保持正規瞭望。
3.切勿搶越商船船頭。漁船應充分考慮到商船航速較快,船首盲區較大的特點,避免搶越商船船首,避免從商船船艏盲區通過。
4.正確顯示號燈、號型。漁船在航行、錨泊、作業時特別是拖網作業時,確保號燈號型正確顯示。
5.保持助航設備工作狀態正常。漁船應保持如GPS、AIS和北斗衛星系統始終開啟并正確使用,保持在甚高頻16頻道連續守聽。對動態不明的來船主動溝通、呼叫,適時采取主動避讓措施。
6.把好船員聘用關。漁船船東應招聘合法持證且具有基本海上應變、求生能力的船員上崗,作業人數應充分考慮漁船救生設備的承載人數,并注重提高船員安全意識、責任意識和自身業務能力。強化培訓力度,確保所屬船舶駕駛人員嚴格遵守《1972年國際海上避碰規則》。
安全舉措

一、開航前
1.規劃航線避開漁船密集區,檢查導助航設備狀態;
2.對車、舵進行檢查和測試,確保正常可用;
3.合理安排值班人員,加強值班瞭望,杜絕疲勞駕駛。


二、航行中
加強瞭望:開啟兩部雷達掃描,結合目視/聽覺瞭望,避免依賴單一設備。

保持航速:使用安全航速,提前備車,必要時減速。
提前避讓:堅持“早、大、寬、清”原則(最小會遇距離≥1海里),轉向幅度30-40度。

及早通信:無法確保“最小會遇距離”大于1海里,應及早(距離5海里以上或會遇前半小時以上)與他船建立通信聯系。

應對風險
一、高風險時段
每年伏季休漁結束后是沿海漁船活動密集程度最高時段;
夜間是商漁船碰撞事故高發時段,警惕錨泊漁船未顯示號燈或AIS干擾。


二、緊急情況
緊急避讓時,要根據當時的局面,做好車、舵配合,必要時減速停車,直到駛過讓清。
在碰撞不可避免時,應盡可能降低航速且避免本船船艏與漁船側面撞擊。
碰撞后立即停船,優先救助人員,向海事管理機構報告事故詳情(位置、傷亡、天氣等)。

提 醒
1.必要時及早呼叫船長上駕駛臺指揮;
2.漁船航速在3節左右時,通常該漁船正在捕魚作業中,操作能力受限,需要及早協調避讓;
3.商船與漁船即使發生輕微擦碰不易察覺,近距離駛過漁船時,應仔細觀察。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