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中山南路,錫雍樓靜靜矗立。這座融合閩南煙火與南洋風情的洋樓,曾是城南的標志性建筑,與蘇家洋樓、民生行洋樓毗鄰并立,形成中山路的制高點。歷經近百年歲月洗禮,錫雍樓近年迎來匠心修繕。從樓名背后的家族故事到建筑細節的精準復刻,每一處修繕都飽含對歷史的敬畏,讓這座以永春吾峰人梁錫雍命名、由梁披云題寫樓名的建筑,在時光中重煥新生。
錫雍樓的故事始于梁錫雍的創業史。20世紀30年代,家境貧困的梁錫雍憑著閩南人愛拼敢贏的精神,在泉州城南創辦“金長興號”,經銷布匹雜貨,用積蓄建起這座最初只有三層的樓房,融入尖頂玻璃窗等南洋僑厝元素。后來,梁錫雍的孫子梁良斗接手家業,將小樓加建至五層。1952年,梁良斗定居香港,歷經艱辛創業成功,仍心系故鄉。他敬仰梁披云先生,先后為黎明職業大學捐建蓬萊樓、桃源樓等多棟教學樓,并將錫雍樓捐贈給學校。2019年,梁良斗辭世,他與錫雍樓的故事隨著修繕工程被續寫。
2023年年底,錫雍樓修繕工程啟動。負責外立面管理的王振華表示,修繕核心是讓老建筑“延年益壽”,不改其原貌。北側墻面魚形裝飾復刻,采用干混凝土基底與傳統灰塑工藝,兼顧歷史質感與耐久性。建筑頂部新增一對獅子,參照泉州老洋樓的傳統造型,設計講究“昂首挺胸、鬃毛舒展”,與老建筑融為一體。樓名“錫雍樓”區域改造成曬臺樣式,新增四只錦雞泥塑,寓意吉祥又貼合歷史語境。
中山南路148號與150號店面的清水磚貼面、羅馬柱柱頭也全部精準復刻,保持風格統一。吊頂花修復依托繪制稿,工匠們逐層堆塑,力求還原當年的精致。
2024年年底,錫雍樓修繕完工,燈光下盡顯南洋風情與閩南韻味,魚形裝飾、獅子泥塑、錦雞紋樣訴說修繕匠心。如今仍屬于黎明職業大學的錫雍樓,成為“活教材”,讓學生在感受僑鄉文化的同時,體悟桑梓之情。
站在中山南路上遠眺,錫雍樓與鄰樓并立。陽光灑落,光影中仿佛映現梁錫雍創業時的忙碌身影,以及修繕團隊的專注。這座百年僑厝,在中西風韻交融中,訴說著泉州古城的包容與堅韌。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