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玩游戲嗎?有沒有想過,在虛擬世界里,也能與一項流傳千年的非遺技藝不期而遇?如今,《閃耀暖暖》《戀與深空》《征途》等多款熱門游戲中,都已悄然綻放那一抹獨特的“簪花圍”。這項源自泉州蟳埔的國家級非遺,正以數字化的形式,輕盈躍入年輕玩家的視野,用另一種語言,講述傳統之美。近日,記者專訪了國家級非遺“蟳埔女習俗”市級非遺傳承人莊群,多次參與游戲簪花圍設計指導的她講述了傳統技藝如何與虛擬世界溫柔碰撞,在像素與代碼間找到新的傳承路徑的故事。
簪花圍“闖入”熱門游戲

《戀與深空》中主角的簪花圍造型
“10月29日至11月18日,登錄游戲,進入‘雅韻簪花’活動頁面,即可領取‘簪花禮·花語禮盒’,免費獲得三款通用頭飾……”近期,擁有7000萬全球玩家的《戀與深空》,正以一場充滿文化氣息的福利活動,點燃玩家的熱情?;顒拥暮诵模侨罹拇蛟斓聂⒒▏^飾——“胭色芳華”“瓊枝照水”“曦日凝光”。游戲在宣傳中明確寫道:選擇簪花圍,是希望讓更多年輕玩家透過虛擬世界的窗口,感受非遺文化的溫度與魅力。當玩家在游戲中為角色佩戴上簪花圍頭飾時,指尖觸動的不僅是虛擬的裝飾,更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傳承。
莊群介紹,不同于普通游戲裝飾,這三款簪花圍頭飾從色調到細節,都藏著滿滿的匠心與巧思。“設計團隊以中國傳統五行色為靈感基底。每一款簪花圍頭飾花蕊或正或斜逸,與鮮嫩小葉錯落鑲嵌,看似隨性的排布,實則暗藏章法——既有利落刀鋒般的棱角分明,又透著玉石般的沉靜溫潤。正面看是規整的雅致,側看是枝葉舒展的靈動,低頭時更能瞥見花蕊輕垂的溫柔。”莊群開心地說,“這些宣傳文案,我也參與撰寫了呢。”
今年7月,一位朋友聯系莊群,說《戀與深空》希望將簪花圍融入游戲中。經過一番了解,莊群發現這款游戲不僅受眾年輕,更具備全球影響力,于是決定試一試。“這是一個讓簪花圍走向更廣闊天地的機會。”作為在蟳埔女文化傳承路上奔走二十多年的蟳埔女,她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次活化傳統的難得契機。
“游戲團隊非常專業,他們邀請我,正是希望既還原簪花圍的傳統神韻,又能契合游戲的浪漫風格。”莊群回憶,面對設計稿,從色系、形狀到樣式,每一個細節都經過反復推敲。“傳統簪花圍色彩鮮艷熱烈,形狀講究對稱飽滿靈動,是花在頭上向陽的生命力,體現的是蟳埔女對生活的熱情與期盼。但游戲中的設計,必須兼顧動漫表現手法、現代審美和年輕用戶的喜好,這是一種全新的挑戰。”游戲中的簪花圍其花飽滿又靈動,或含苞待放或舒展或盛放,錯落有序,打破了傳統的對稱結構,讓動漫角色佩戴后更顯內斂沉靜。“它既保留了文化內核,也具備了符合動漫審美的表達,我們希望這樣的設計,能真正打動年輕人。”
非遺傳承人的數字新征程
對莊群而言,這已不是她第一次“跨界”。此前,她還曾為《閃耀暖暖》《征途》等游戲提供簪花圍的設計指導。每一次合作,都是一場傳統與現代的真誠對話,一次文化與創意的美麗碰撞。

《閃耀暖暖》中暖暖的簪花造型
去年年底,莊群與《閃耀暖暖》合作,為角色“暖暖”量身打造了一款專屬簪花。她選用了牡丹、芍藥、山茶、玫瑰、玉蘭等近三十種花朵,服裝則搭配經典的粉紅色大裾衫與黑色闊腳褲,再配上特制小魚簍,淋漓盡致地呈現了“暖暖”的獨特美感。她還參與了游戲宣傳視頻《臨海照花》的拍攝,親自講解設計理念。今年8月,該游戲推出“漁家花事”福利活動,玩家可免費獲取“簪花聽潮”服飾及可自定義簪花單品,體驗親手簪花的樂趣。

莊群出現在網游紀錄片中

《征途》中的限時活動“簪花尋寶”
而在《征途》手游中,莊群不僅參與角色裝扮設計指導,拍攝了聯動紀錄片,還特別為“征途20周年”設計了一款定制簪花:九朵玫瑰,象征征途系列九款產品;二十朵粉花環繞,致敬二十年歷程;發間點綴的升星寶石發簪,則承載著玩家對戰力突破的美好向往。游戲官方同步發布了聯動高清海報,發起“讓非遺被更多人看見”的轉發活動。紀錄片與海報已于今年10月正式推出,游戲內也同步上線了“簪花豪禮”“簪花尋寶”等限時活動。游戲方表示,這次聯動是對“尊重玩家,全面改革,再戰20年”理念的一次文化踐行。從千年漁村到萬里征途,從傳統手藝到數字IP,這不僅是一場跨界狂歡,更是對傳承與創新的生動詮釋。
“不同的游戲,有不同的藝術風格與受眾群體,我們必須因‘游’制宜,調整簪花圍的表現形式。”莊群說,“但無論如何變化,核心始終不變——那就是簪花圍所承載的蟳埔女精神:對生活的熱愛,與對美的執著追求。”她感慨,通過游戲這一載體,簪花圍得以突破地域、時間、空間的限制,走進千家萬戶。“一個年輕的玩家,可能因為游戲中一個精美的簪花圍造型,而對這項傳統技藝產生興趣,進而去了解背后的文化故事。這就是傳承的種子。”
文化傳承煥發新生
當游戲與簪花圍相遇,這不僅是一場視覺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破圈的生動實踐。而對于土生土長的蟳埔人莊群而言,過去二十多載對蟳埔文化的守護,本身就是一場持續創新的旅程。
莊群的童年,與海和花緊緊相連。十來歲時,她便從母親手中接過了簪花的技藝。在她的記憶里,蟳埔女總是與辛勞相伴——天未亮便去海邊敲海蠣、撒漁網。為了便于勞作,她們習慣將長發盤于頭頂;可無論多忙多累,發間總要簪上幾朵時令鮮花。那時她覺得,大海就是蟳埔女的梳妝鏡,映照著她們把樸素生活過得如花般明媚。“簪花看似簡單,實則不易。初學時,我常常弄錯步驟。那發髻看似簡單,要盤好卻暗藏巧思。”
學會簪花,像是命運的必然;而傳播蟳埔文化,則漸漸成為莊群生命中放不下的使命。自參與社區工作以來,她始終扎根鄉土,不僅熟稔蟳埔的每一項習俗,更了解村里每一戶人家的故事。二十多年間,她親歷了蟳埔文化從默默無聞到“破圈而出”的整個過程。她感慨道,最明顯的變化在于人:“早年在村里組織廣場舞,大家既不好意思,也不太會跳。如今面對游客與鏡頭,蟳埔女已能從容展示自己。”在她看來,簪花圍的“走紅”絕非偶然,而是政府、民間與社會各界一點一滴守護積累的結果。申報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到推動蟳埔女習俗申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重大事件她都參與其中;接待海內外媒體、調研團隊、組織參觀、講解簪花……這些已成為她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吹秸l重視,游客與明星紛至沓來,莊群由衷喜悅:“過去是我們邀請別人來了解,如今,是大家主動來找我們。”
展望未來,莊群希望繼續探索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融合的更多路徑。“無論是推動文化主動出海,還是融入虛擬世界,只要能讓簪花圍煥發新的生機,我都愿意去嘗試。”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