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十屆群星獎入圍終評作品及團隊名單》,泉州市舞蹈作品《向遠方》與曲藝南音表演唱《福盈刺桐城》入圍。
歷屆入圍作品數量之最
作為我國群眾文化領域的政府最高榮譽,“群星獎”自1991年設立以來,每三年評選一次,其權威性、藝術性和廣泛性在海內外享有盛譽。該獎項旨在推出佳作、培育人才,是展示藝術創作精品的關鍵平臺,涵蓋音樂(含群眾合唱)、舞蹈(含廣場舞)、戲劇、曲藝四大門類六個種類。
本次評選,泉州市共征集21件參賽作品,覆蓋音樂(6件)、舞蹈(5件)、戲劇(3件)、曲藝(3件)、群眾合唱(2件)、廣場舞(2件)六個藝術領域,作品來源廣泛,彰顯多樣性與創新性。經層層篩選,12部優秀作品脫穎而出,晉級省賽。其中,4部作品成功入圍全國“群星獎”復評,無論是數量還是門類,均居各設區市之首,創泉州歷屆之最。這4部作品分別為舞蹈《向遠方》、戲劇小品《蟳埔花開》、高甲小戲《尋親》及曲藝南音表演唱《福盈刺桐城》。它們根植于群眾,既傳承傳統非遺精髓,又融入現代生活創新元素,地域特色鮮明,時代氣息濃郁。最終,舞蹈《向遠方》與曲藝南音表演唱《福盈刺桐城》攜手挺進“群星獎”終評。
兩部作品意蘊深遠
《向遠方》把改革開放以來一代又一代晉江人堅韌不服輸的拼搏精神、熱情開朗的豪放性格滲透至每一個道具石頭里。作品聚集晉江又不限于晉江,在散文詩般的身體語言下,讓人仿佛觸摸到靈動鮮紅的質感。站立于磐石中的男男女女,眼前除了蔚藍大海,還有閩南獨有的出磚入石,以及遠方那片陽光燦爛……一塊煙灸磚成就一段奮斗故事,一幢番仔樓訴說著華僑人生傳奇,一座五里石橋將舞者的思考濃縮在輕舞重踏里。他們在有限的空間表達無限的熱愛與想象,不知不覺中,舞姿蜿蜒出那個立體豐滿、可親可感、拼搏不息、奮進不止的“晉江經驗”。
《福盈刺桐城》通過古老婉轉的南音唱腔與活潑生動的閩南打擊樂相結合,以音繪景,以樂傳情,生動描繪出一幅充滿閩南風情的泉州城市畫卷。小演員們以純真的歌聲和嫻熟的技藝,帶領觀眾漫步于泉州的歷史街巷,既展現了“漲海聲中萬國商”的古港輝煌,也展現了“滿城刺桐映紅霞”的當代風采,讓觀眾在千年雅樂的韻律中,感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古顏新貌。演員是中小學生,背后的支撐是泉州高度重視南音的保護傳承工作,通過舉辦南音大會唱、南音進校園、中小學生南音比賽等,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南音傳承人、愛好者,特別是舉辦了三十五屆的中小學生南音比賽,為傳承千年的南音注入無限生命力,成為泉州南音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重要途徑和保障。
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入圍不僅是對兩部作品藝術價值與社會影響力的肯定,更是泉州市貫徹黨的文藝方針、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繁榮社會主義文藝事業所取得重大成就的縮影,彰顯了基層文藝創作的蓬勃活力與精品迭出的良好態勢,為文化強國建設新征程增添了強勁動力。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