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港石湖作業區一片繁忙景象 (融媒體記者林勁峰 攝)
今年1至7月,泉州港口發展繼續保持向好態勢——外貿貨物吞吐量2342.55萬噸,同比增長3.67%。其中外貿集裝箱吞吐量9.78萬標箱,同比增長18.62%,連續兩年保持雙位數增長,交出一份量質齊升的硬核答卷。
業務突破
創下五個“首次”新紀錄
8月16日,隨著“海河口”汽車滾裝船靠泊泉州港石湖作業區,上千輛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整齊列隊上船,第二天從泉州港啟航,遠渡重洋,滿載中國生產的新能源汽車,遠銷歐洲多個國家。
此次作業,創下泉州港五個“首次”:首次靠泊汽車滾裝船,首次接靠LNG雙燃料船,首次承接新能源汽車整車滾裝出海,首次開通西歐國家海運航線,首次實現“新三樣”出海業務全覆蓋等。
回溯兩個月前,6月22日,同樣是在石湖作業區6號泊位,比亞迪江西撫州基地生產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經鐵路抵泉,通過“泉州—泰國”航線發往泰國林查班。5月初,上汽寧德工廠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和鋰電池,也從這里走向世界。
從零部件到整車,從省內到省外,泉州港為“新三樣”等中國智造產品走向世界開辟了新的通道。
設施升級
邁入大型外貿集裝箱港口行列
今年6月,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泉州港口經濟增加值首次突破2000億元,與上海、寧波、深圳等城市同列第一梯隊,昔日“東方第一大港”煥新顏。
在這背后,離不開港口能級的持續提升。
石湖作業區6號泊位與臨近的5號泊位,是泉州港首批2個10萬噸級綜合性多功能泊位,年設計通過能力120萬標箱。今年5月初,經福建省政府批復,兩個泊位正式對外開放,泉州港自此邁入年吞吐能力超300萬標箱的大型外貿集裝箱港口行列。“泊位后方已完工15萬平方米的大堆場,能滿足泉州港貨物吞吐量增長、靠泊船舶大型化以及港航專業化國際化的需求。”泉州市港口高質量發展指揮部有關負責人說。
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遠不止于此。泉州港石湖作業區之外,今年以來,泉州轄區各重點碼頭全面開花,持續突破——
泉港肖厝港區,4月13日馬耳他籍“MAJORCA”輪載著泉州企業訂購的2.9萬噸小麥安全靠泊,標志著泉州港正式邁入“綜合性糧食進口樞紐”行列,填補了泉州直接進口小麥的空白,泉州港糧食進口資質涵蓋全球主要貿易品類;
惠安斗尾港區,今年以來先后承接乙二醇、丙烯腈等化工原材料、新材料的首次進出口,為泉州石化臨港產業發展增添新動能:今年上半年化工品外貿吞吐量23萬噸,同比增長66%;
石獅華錦碼頭,2月23日裝載著卡車、工程車輛等貨物的“永遠祝福”輪離港駛往東帝汶帝力港,這是泉州港開通的福建省首條直達東帝汶海運航線,也是中國到東帝汶最快的海運航線;
晉江圍頭港區,6月7日正式開通到金門并中轉臺灣本島的跨境電商航線,滿載服飾、鞋帽等泉州貨出口銷售,航線每周三班穩定運營;
南安石井對臺客運碼頭,泉州至金門海上客運航線1—6月累計安全運營748航次,同比增長154.4%,運送兩岸旅客5.53萬人次,客流量同比增長165.1%。
航線織密
構建全球物流網絡
得益于港口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以及在宣傳推介、物流協同、通關便利等方面的精準施策,泉州以港口為陸海聯系的交通樞紐節點,在服務本地產業外銷的同時,打通閩贛中部物流大通道,成為福建內陸山區以及江西等內陸省份的重要出??谥弧4送?,全球運力排名前列的中遠海運、法國達飛等班輪公司,也更青睞泉州,加大在泉州布局內外貿集裝箱班輪航線。
更值得一提的是,泉州港在航線布局方面也是不遺余力。內外貿班輪航線約50條,內貿航線覆蓋國內沿海主要港口,外貿集裝箱航線通達菲律賓、印尼、越南、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巴西等國家和地區,并與廈門、海南洋浦等港口合作開通外貿內支線,貨物經泉州港可通達世界各地。作為泉州港的優勢航線,東南亞近洋航線持續加密穩定運行,基本保持周班運行,部分航線平均每周兩班。除了集裝箱航線,大宗散貨、散雜貨航線通達南美、非洲、中東、歐洲、東南亞等流向。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