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笛長鳴,巨輪啟航。8月17日,泉州港石湖作業區,搭載上千輛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海河口”輪劈波斬浪,駛向歐洲。這不僅是中國智造的遠航,更是泉州港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刻——一舉創下五個“首次”!與此同時,一組躍動的數據同步印證著港口的澎湃活力:1至7月,泉州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3.67%,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勁增18.62%,兩年來持續保持雙位數高速增長。
整車遠航歐洲的突破與亮眼數據的支撐,清晰標注著泉州港承襲宋元“東方第一大港”的輝煌基因,正以“現代港口經濟強市”為航標,奮力實現從歷史名港向現代化、高質量、綜合性國際港口的華麗轉身。刺桐港,這座千年古港,何以能在新時代續寫鏈接全球的壯闊篇章?何以能破浪揚帆,實現輝煌再啟航?其澎湃動能,源于匯聚時代潮頭的三大核心力量。
布局定力,是泉州港口錨定目標、行穩致遠的“航標塔”。古港復興,離不開科學前瞻的頂層設計與堅定有力的執行。今年4月印發的《泉州市港口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以144項具體任務覆蓋港口規劃、建設、運營、管理、服務全流程,為未來三年發展提供了清晰的路線圖與任務書。錨定“現代港口經濟強市”,泉州港口經濟增加值已歷史性突破2000億元,昂首挺進中國海港城市第一梯隊,這份成績單彰顯了泉州舉全市之力發展港口經濟的決心與效能。方案聚焦全球航運網絡拓圈重塑(加密航線、拓展覆蓋)、臨港產業補鏈強鏈(吸引高端制造、強化供應鏈韌性)等核心任務。這些系統性舉措的深入實施,將全方位提升港口的輻射力、競爭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為重振“東方第一大港”雄風奠定磐石之基。
創新動能,是泉州港口提升能級、轉型升級的“推進器”。邁向高質量發展,泉州港口的銳意創新深刻重塑著港口經濟業態與服務模式。向內陸腹地延伸,“撫州—泉州”海鐵聯運班列的開通,打通了閩贛中部新通道,成為探索沿海港口與內陸高效聯動、拓展經濟輻射半徑的創新實踐。在集疏運體系上,全省首個央企(國家管網)與地方民企(宏海石化)管道互聯互通項目投產,構建起“港口—管道—公路”無縫銜接的成品油聯運新體系,顯著提升物流效率與安全性。在服務能級方面,肖厝港區實現直接進口小麥業務“零的突破”,推動港口向涵蓋全球主要糧食品類的綜合性進口樞紐邁進,抗風險能力與競爭力持續增強。面向未來,《泉州市港口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更將智慧港口、綠色港口建設置于關鍵位置,為持續的模式創新提供堅實基座。
僑脈引擎,是泉州港口鏈接世界、破浪前行的“鄉愁紐帶”。“十戶人家九戶僑”,泉州擁有約千萬遍布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泉籍鄉親。這座古港,是無數僑親祖輩揚帆闖海的起點,是他們心中永恒的“燈塔”與鄉愁所系。如今,港口能級的躍升,特別是中國智造“新三樣”從泉州遠航世界各地的突破,通過新聞、朋友圈瞬間傳遍五洲四海。海外鄉親在云端見證,紛紛為刺桐古港的華麗轉身熱情點贊。這份跨越山海的深情與期許,正轉化為家鄉深化僑務合作、賦能港口發展的強大動力——泉州積極構建全國首個面向華僑的跨境電商平臺“僑易邦”,在東南亞設立集采中心和海外倉,織就一張覆蓋全球的商貿資源網絡。以港為媒,僑胞的資本、信息與市場網絡深度融入家鄉建設,為泉州港口拓展國際航線、集聚貨源、創新服務注入了獨特的“僑”動力,實現了精神家園與商業價值的同頻共振。
從“漲海聲中萬國商”的宋元盛景,到“新能源汽車啟運歐洲”的現代圖景,泉州港口憑借其布局定力擘畫未來藍圖,以創新思維重塑港口業態,用全球視野鏈接“僑”力引擎。我們堅信,這座承載厚重歷史的“東方第一大港”,正以嶄新姿態駛向復興新航程,必將重現“萬商輻輳”的繁榮盛景,譜寫璀璨奪目的向海圖強新華章!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