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規范生活美容與醫療美容行業經營秩序,保障消費者健康權益,近日,泉州市市場監管局、市衛健委聯合印發《泉州市生活美容與醫療美容行業合規指引》(以下簡稱《指引》),從資質管理、廣告宣傳、產品使用、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多維度,為美業經營劃定“紅線”與“底線”,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指引》首次明確,生活美容與醫療美容的核心區別在于是否采用醫學手段、是否具有創傷性或侵入性。生活美容僅能提供皮膚清潔、保養等無創傷服務,嚴禁開展注射美容、激光治療、文眉洗文身等醫療項目,也不得使用射頻治療儀、超聲刀、水光針等醫療器械;醫療美容機構則須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按核準診療科目分級開展項目,嚴禁超范圍執業,從業人員不得在生活美容機構開展醫療服務。
在廣告宣傳方面,《指引》對兩類機構“區別管控”。醫療美容機構發布廣告前,必須取得《醫療廣告審查證明》,嚴禁宣傳“根治”“無效退款”等診療效果,不得用患者、專家形象代言,更不能制造“容貌焦慮”;生活美容機構則完全禁止發布醫療廣告,不得使用“頂級”“第一” 等絕對化用語,也不能暗示服務具有醫療效果。網絡直播營銷同樣受限,嚴禁展示醫療美容操作過程、虛假、“種草”,機構需在平臺顯著位置公示資質信息。
產品使用安全是《指引》重點關注領域。醫療美容機構使用的藥品、醫療器械,須從合法渠道采購,留存進貨記錄,嚴禁使用未經注冊、過期失效的產品,其中肉毒素等毒性藥品需重點管理;生活美容機構僅可使用合規化妝品且須查驗供貨資質、中文標簽,禁止將化妝品替代藥品用于侵入性治療。同時,兩類機構均需嚴格執行明碼標價,杜絕“低標高結”“虛假折扣”等價格欺詐行為。
為保障消費者權益,《指引》要求機構主動告知服務內容、風險及價格,不得強制或誘導過度消費,同時妥善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消費者接受服務前,可通過核查《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從業人員資質等,規避消費風險;如發現違規行為,可撥打 12315(市場監管領域)、12320(衛生健康領域)舉報。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